【作者】 【來源】金艾陶【發布日期】2013/8/3
一、施工工具準備
除了抹灰所常用的工具之外,鋪貼墻面磚還要準備以下的工具:開刀、木錘、硬木拍板、鐵鏟、合金鑾、手錘、磨石、喝金鋼鉆頭、切割機、手電鉆、沖擊鉆等。
二、施工準備
1、 基層處理
鋪貼飾面的基體表面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剛度,基體表面殘留的沙漿、塵及油澤等,應用鋼絲刷刷洗干凈。基本表面凸凹明顯部位,應事先剔干或用1:3水泥沙漿補平。為使基體與找平層貼接牢固,可灑水泥沙漿(水泥:細沙=1:1拌成稀漿)或聚合物水泥漿進行處理。
2、 抹找平層
加氣混凝土外端應在清潔后,先刷107膠水溶液一遍,然后滿釘孔徑為32*32mm、絲徑0.7mm的鍍鋅機織鋼線網,釘距縱橫不大于600mm,再抹1:1:4水泥混合沙漿粘結層及1:2:5水泥沙漿的找平層。詹口,腰線、窗臺、雨蓬等處,在抹找平層時,將流水坡和滴水線留出,抹完找平層沙漿之后,要根據氣溫情況及時進行澆水養護。
3、 浸水
鋪貼前要先清掃干凈,而后置于清水中浸泡,不少于2小時,釉面磚需浸泡到不冒氣泡為止,然后取出陰干備用。
4、 預排
鋪貼前應進行預排,預排時要注意同一墻面的橫豎排列,均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磚。非整磚行應排在最不醒目的部位或陰角處,方法是用接縫寬度調整磚行。室內鋪貼磚如設計無具體規定時,接縫寬可在1—1.5mm之間調整。在管線、燈具、衛生設備支承等部位,應用整磚套割吻合,不得用非整磚拼湊鋪貼,以保證飾面的美觀。
三、鋪貼
在清潔干凈的找平層上,用水平尺找平,并彈出磚的水平和垂直控制線。鋪貼磚時,應先貼若干塊廢磚作為標志塊,上下用托板掛直,作為粘貼厚度的依據。橫向每隔1.5mm左右做一個標志快,用拉線或靠尺校正平整度。按地面水平線嵌上一根八字靠尺或直靠尺,并用水平尺校正,作為第一行釉面磚鋪貼依據。鋪貼時,磚的下口坐在八字靠尺或直靠尺上,這樣可防止釉面磚因自重而向下移動,以確保其平豎直。墻面與地面的相交處有陰三角條鑲邊時,需將陰三角的位置留出后,方可放置八字靠尺或直靠尺。
鋪貼時先將找平層充分潤濕,然后在磚背面抹上6~8mm厚1:2(體積比)的泥砂漿(目前,普通在水泥砂漿加入107膠,使和易性個保水性獲得較大改善,凝結時間變慢,這對于大面積磚鋪貼施工質量及縮短工期均非常有利),砂漿用量以鋪貼后剛好滿漿為止。貼于墻面的磚應用力按壓,并用鏟刀木柄輕輕敲擊,使磚緊密貼于墻面,再用靠尺按標志塊將其校正平直。鋪貼完整行磚后,再用長靠尺橫向校正一次。對高于標志塊的,需輕輕敲擊,使其平齊,若低于標志塊(即虧灰)時,應取下磚,重新抹滿刀灰再鋪貼,不得在磚口處塞灰,否則會造成空鼓。然后依次按以上方法往上鋪貼,注意保持與相鄰磚的平整。如遇磚的規格尺寸或幾何形狀不同時,應在鋪貼時隨時調整,使縫隙寬窄一致。當貼到最上一行時,要求上口成一直線。
鋪貼完畢后進行質量檢查,用清水將磚表面擦洗潔凈,接縫處與用磚顏色的白水泥漿鑲嵌密實,并將磚表面擦凈。全部完工后,要根據不同的污染情況,用棉絲或用稀鹽酸刷洗并及時以清水沖凈。
鑲邊條的鋪貼順序,一般是按貼面→陰(陽)三角條→墻面的步驟進行,即先鋪貼一側墻面磚。再鋪貼陰(陽)三角條,然后再鋪貼另一側墻面磚。這樣陰(陽)三角條比較容易與墻面吻合。
鋪貼墻面時,應先貼大面,后貼陰陽角,凹槽等難度較大、耗工較多的部位。